所有栏目
4

各税种外币汇率折算规则全梳理!

2025/11/5


企业在对外贸易中取得外汇收入时,如何将外币金额折算成人民币计算缴纳税款,是每个财务人员都会遇到的实际问题。不同税种对汇率折算的规定不尽相同,若处理不当可能带来税务风险。本文将系统梳理各税种下的外币折算规则,助您轻松应对涉外税务处理。

一、增值税

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纳税人按外币结算销售额的,其销售额的人民币折合率可选择销售额发生的当天或者当月1日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确定后1年内不得变更

实务要点:

· 可选用发票注明日期或合同注明日期,或其所在月份首日的中国人民银行汇率中间价

· 原则上不可使用申报日汇率

· 折算方法一经确定,需保持一年内一致

二、消费税

根据《消费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消费税的外币折算规则与增值税完全相同:可选择销售额发生当天或当月1日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确定后1年内不得变更。

三、企业所得税

1. 一般跨境交易

· 预缴时:按月度或季度最后一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折算

· 汇算清缴时:已预缴部分不重新折合,仅对未缴纳部分按纳税年度最后一日汇率折算

2. 应补(应退)税款

税务机关检查确认企业少计或多计所得的,按检查确认补税或退税时上一个月最后一日的汇率折算。

3. 非居民企业所得税源泉扣缴

区分三种情况:

· 扣缴义务人扣缴:按扣缴义务发生之日(款项实际支付或到期应支付日)汇率折算

· 非居民企业自行申报:按填开税收缴款书之日前一日汇率折算

· 税务机关责令缴纳:按作出限期缴税决定之日前一日汇率折算

实务建议:

· 支付在前可使用支付当天汇率,申报在前可使用申报当天汇率

· 一张发票同时申报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可选用同一日期汇率(建议提前与专管员协商一致)

· 但若后续涉及退税,税务审批会要求严格按税法规定更正为正确汇率

四、个人所得税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 一般情况:按办理纳税申报或扣缴申报的上一月最后一日汇率折算

· 汇算清缴:已预缴部分不重新折算,应补缴部分按上一纳税年度最后一日汇率折算

· 特殊规定:股权转让所得按结算当日汇率折算

五、其他税种折算规则

车辆购置税

申报纳税之日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折算。

土地增值税

按取得收入当天或当月1日国家公布的市场汇价折算。

印花税

凭证书立当日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确定计税依据。

希望本文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外币折算的税务规则。如有特定复杂情况,建议结合具体业务咨询主管税务机关或专业税务顾问。


企业在对外交易过程中经常会碰到关于外币汇率折算的问题,请问取得的外汇收入应如何计算缴税呢?为您梳理了各税种与外币汇率折算的涉税知识点,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增值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纳税人按人民币以外的货币结算销售额的,其销售额的人民币折合率可以选择销售额发生的当天或者当月1日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纳税人应在事先确定采用何种折合率,确定后1年内不得变更。

实务中可选用发票注明日期/合同注明日期,或其所在月份首日的中国人民银行汇率中间价进行计算,不可使用申报日汇率。

2、消费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纳税人销售的应税消费品,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结算销售额的,其销售额的人民币折合率可以选择销售额发生的当天或者当月1日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纳税人应在事先确定采用何种折合率,确定后1年内不得变更。

3、企业所得税

1)一般跨境交易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依照本法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以人民币计算。所得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计算的,应当折合成人民币计算并缴纳税款。

企业所得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计算的,预缴企业所得税时,应当按照月度或者季度最后一日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折合成人民币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年度终了汇算清缴时,对已经按照月度或者季度预缴税款的,不再重新折合计算,只就该纳税年度内未缴纳企业所得税的部分,按照纳税年度最后一日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折合成人民币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2)应补(应退)税款

经税务机关检查确认,企业少计或者多计前款规定的所得的,应当按照检查确认补税或者退税时的上一个月最后一日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将少计或者多计的所得折合成人民币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再计算应补缴或者应退的税款。

3)非居民企业所得税源泉扣缴

扣缴义务人支付或者到期应支付的款项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支付或计价的,分别按以下情形进行外币折算:

(一)扣缴义务人扣缴企业所得税的,应当按照扣缴义务发生之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折合成人民币,计算非居民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扣缴义务发生之日为相关款项实际支付或者到期应支付之日。

(二)取得收入的非居民企业在主管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缴纳税款前自行申报缴纳应源泉扣缴税款的,应当按照填开税收缴款书之日前一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折合成人民币,计算非居民企业应纳税所得额。

(三)主管税务机关责令取得收入的非居民企业限期缴纳应源泉扣缴税款的,应当按照主管税务机关作出限期缴税决定之日前一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折合成人民币,计算非居民企业应纳税所得额。

实务中支付在前可以使用支付当天汇率,申报在前可以使用申报当天汇率。为方便申报,一张发票同时申报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可选用同一日期汇率,但建议提前和专管员协商一致。需注意的是,若后续涉及退税,则需严格按照税法规定更正成正确汇率。

4、个人所得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所得为人民币以外货币的,按照办理纳税申报或者扣缴申报的上一月最后一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折合成人民币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年度终了后办理汇算清缴的,对已经按月、按季或者按次预缴税款的人民币以外货币所得,不再重新折算。

对应当补缴税款的所得部分,按照上一纳税年度最后一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折合成人民币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注意:股权转让所得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结算的,按照结算当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折算成人民币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5、车辆购置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辆购置税法》规定,纳税人以外汇结算应税车辆价款的,按照申报纳税之日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折合成人民币计算缴纳税款。

6、土地增值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规定,土地增值税以人民币为计算单位。转让房地产所取得的收入为外国货币的,以取得收入当天或当月1日国家公布的市场汇价折合成人民币,据以计算应纳土地增值税税额。

7、印花税

根据《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印花税若干事项政策执行口径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22年第22号)规定,应税凭证金额为人民币以外的货币的,应当按照凭证书立当日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折合人民币确定计税依据。